近日,昆医大附二院消化内科内镜室成功为一名14岁患者完成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该患者患有先天性单心室+功能性单心房的复杂先心病,腹腔脏器部分转位等症状。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技术水平再攀新台阶。
患者,男,14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4天,黄染2天”入院。该患者9年前因复杂先心病“单心室+功能单心房+肺动脉狭窄”行Glenn术(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8年前行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术,目前单心室、单心房心脏结构仍存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近期,该患者因胆总管结石引起腹痛、黄疸入院。入院后查体可见患者面色晦暗,口唇、甲床青紫,心率73次/分,静息状态血氧饱和度75%,面罩吸氧86%。查血表现为胆汁淤积以及肝功能损伤。肝胆胰脾磁共振以及胆道水成像提示:胰腺、胃、下腔静脉反位,胆总管上段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多发结石。胃十二指肠镜下可见胃腔向左侧走行,胃腔扭曲变形:胃底浅,大量液体及食物残渣潴留,胃体、胃窦紧贴、折叠,进镜困难。
了解病情后,医院立即组织儿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手术室进行多学科会诊,确定治疗方案。最终决定由内镜室傅燕主任、高云慧护士、张四代技师组成ERCP治疗团队,为患者行ERCP取石术。手术当天,ERCP术中可见胃腔、十二指肠反转,乳头位置与镜身呈切线位,胆总管走行与内镜近乎平行,手术难度极大。但治疗团队凭借极大的耐心、精湛的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担当,反复努力尝试,终于为患者成功取石,以内镜微创的方式为患者解除了病痛。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胆胰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胆胰管结石、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随着内镜技术和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昆医大附二院消化内镜室具有一支专业能力全面、实力过硬、创新能力出色的团队,目前可开展绝大多数消化内镜诊疗项目,包括各种内镜下止血术、病变切除术、狭窄扩张术、小肠镜下诊疗、超声内镜下诊疗等等;尤其在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方面,在与肝胆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多学科协作下,形成诊疗特色,致力为各种胆胰疑难疾病患者,包括儿童、婴幼儿患者解除病痛,解决就医难题。
1994年,昆医大附二院消化内科内镜室率先在云南省开展ERCP,经过近三十载的辛勤耕耘,目前已完成各种难度的ERCP诊疗近两万例,也是云南省首家开展儿童ERCP的单位。在困难ERCP、高龄ERCP、急诊ERCP、儿童包括婴幼儿ERCP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文图:消化内科一病区内镜室 傅燕 张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