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技精湛 值得信赖 | 昆医大附二院儿科联合多学科成功诊治一名疑难肝病患儿

发布日期:2023-11-27    浏览量:3130

2023年11月,昆医大附二院儿科病房内,一位反复严重肝损伤的患儿小妍(化名),在经过儿科和消化内科专家的“侦查”后,终于得到了造成她反复肝损伤的答案,经过儿科及消化内科医生共同治疗后,康复出院回家。

17010527344339.jpg

据了解,9岁的小妍已经是第三次出现突发不明原因的肝损伤,既往每次在当地医院经过积极保肝治疗后都得到了短时间的恢复,可是一旦小妍出现感冒发烧,她的全身皮肤及巩膜就会出现重度的黄染。每次生病小妍都有服用退烧药及感冒药的病史,一开始对小妍病情的诊断停留在了药物性肝损伤,直到这次小妍再次因为严重的肝损伤来到昆医大附二院儿科住院。

入院后,儿科李艳红主任及消化专业王语麟医生对小妍的肝损伤产生了疑问,同样是儿童常规使用的退烧药及感冒药,为什么小妍在口服很少剂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如此严重的肝损伤呢?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基本排除了常见引起肝损伤的病毒性肝炎、特殊病毒感染、肝豆状核变性、胆道梗阻等病因,但在检查过程中由于发现小妍的免疫球蛋白出现异常的升高,在儿童肝病领域有丰富诊治经验的儿科李艳红主任请来了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疑难肝病治疗组的杨黎宏主任及李雯医生共同会诊。通过对该患儿病例的讨论,初步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决定进一步给予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协助诊治。李艳红主任积极联系医院超声介入室医生对该患儿进行肝穿刺活检,小妍的穿刺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科医生也紧锣密鼓对该患儿的病理片进行阅片,病理结果出来后,李艳红主任、王语鳞医生、杨黎宏主任及李雯医生再次对病例进行深入讨论,最终考虑为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找到病因后,多学科诊疗小组为小妍制定了后续治疗方案,小妍也在住院期间经过积极保肝、退黄、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肝功能恢复,一家人满意出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成立于1957年,是昆明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第一批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儿科专业培训基地,中国重症超声协作组成员单位,云南省儿童呼吸疾病研究中心,有省级儿科、新生儿科2个重点专科,是云南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目前,儿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专业学科。下设呼吸、感染、消化、内分泌、营养、神经、新生儿、肾脏、免疫、儿童保健、发育行为等专业组,还设置了儿童保健、早产儿出院后随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矮小症、性早熟、小儿癫痫、风湿肾脏、儿童行为发育等特色专科门诊。

医路上,总有爱在温暖着你我。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将继续在云南省儿科事业的医路上,不忘医者仁心,踔厉前行。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愿与各位家长携手,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科普小知识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其自身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可分为3种: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autoimmune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SC)和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比成人更有侵袭性,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典型的特点是女性儿童多见(占3/4)、血清转氨酶升高、高免疫球蛋白G(IgG)和/或高γ-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呈界面性肝炎。免疫抑制剂对大多数儿童AIH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进展成肝硬化、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


文图: 儿科  消化内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