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技精湛 值得信赖】扑朔迷离的病情与惊心动魄的多学科抢救——昆医大附二院成功救治一例严重贫血的结肠肿瘤患者

发布日期:2022-06-14    浏览量:4876

16551700134239.png

近期,昆医大附二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输血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和麻醉手术科紧密配合,由胃肠外科二病区孙大力副教授及其团队主刀成功完成了一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扩大根治术,成功救治了一名严重贫血的结肠肿瘤患者。6月4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贫血情况得到明显纠正,顺利出院。由于患者术后病理考虑霍奇金淋巴瘤,待患者身体状态进一步好转后,再去血液内科进行化疗等对症治疗。

火眼金睛发现患者病情异常

患者,王某,47岁,因反复黑便2月,由当地医院紧急转诊至昆医大附二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救治。入院后,考虑到患者为消化道出血且伴有重度贫血,主治医生立即急诊安排胃肠镜检查,发现患者为横结肠占位性病变,并肠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胃肠外科二病区孙大力副教授与消化内科一病区会诊时初步诊断为:患者的贫血原因主要与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正常治疗即可。但在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和了解,对病人以往的检查报告等病情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和阅读后,孙大力团队发现这例肿瘤出血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根据报告显示,患者不但存在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且远远低于外科输血指征,而且患者还存在血小板明显下降,根据经验,大多的胃肠道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不会出现血小板的明显下降。为了患者安全,尽管原因不清,为避免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消化内科一病区和胃肠外科二病区两个科室的主管医师与输血科通力合作,积极联系备血输血,充分做好各项准备。

齐心协力解决特殊血液问题

在备血和输血的过程中,又遇新的严峻问题。患者血液中自带特殊抗体,输注常规的普通悬浮红细胞会导致溶血的发生,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正值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血源情况紧张,整个诊疗团队积极联系输血科,输血科想方设法筹备匹配血液,同时家属也积极献血。经过2周的努力,患者所需血液准备充足。这期间,为了确保患者安全,主管医师常常是彻夜无眠地对患者病情进行悉心观察,同时诊疗团队也时刻为患者病情出现突发危险状况做足准备。当输血科告知备足血液的好消息传来时,医护人员和家属都为之一振,立即为患者进行了相应的输血治疗,同时准备好手术用血,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术前,考虑到患者长期贫血对身体机能的破坏,术中可能存在再次出血风险,术后有可能出现吻合口愈合不良发生肠漏,胃肠外科二病区进行了全科术前讨论,拟定了多学科合作方案。

多学科合作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16551700547297.png

2022年5月20日,是一个充满爱的日子。经过科室充分讨论,医院相关学科通力合作,麻醉手术室紧密配合,胃肠外科二病区孙大力副教授及其团队为患者紧急安排手术完成了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扩大根治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12×7cm,突破浆膜,凝血功能差,触之易出血。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沉着应对、密切配合、精细解剖,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肠道功能很快恢复顺利,也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就在大家庆幸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时,患者复查血常规报告显示血小板再次急剧下降的数据让大家再次陷入迷雾。孙大力副教授团队立即找到血液内科和风湿免疫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分析,建议进行骨穿及自身免疫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后转入风湿免疫科给予相应治疗。6月4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贫血情况得到明显纠正,顺利出院。由于患者术后病理考虑霍奇金淋巴瘤,待患者身体状态进一步好转后,再去血液内科进行化疗等对症治疗。

此次扑朔迷离的病情与惊心动魄的多学科抢救的成功,充分展现了昆医大附二院作为综合医院的强大优势。近年来,昆医大附二院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特色优势,采用多学科诊疗的模式,成功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等复杂病情,成功救治了很多身患疑难杂症的患者,以扎实精湛的医术、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心中有爱的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云南、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文图:胃肠外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