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患者就医体验,自7月22日起,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门诊大厅,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的暑期学生志愿者开始为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挂号、导诊、陪护等志愿服务,为医院的日常工作注入了一股温暖的青春力量。
学生志愿者们服务着,学习着,体验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温暖着患者的心,也不断丰富着他们的成长。让我们继续走进他们的故事......
基础医学院 彭靖容:志愿服务让患者更安心
在医院嘈杂的大厅里,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女儿看上去二十来岁,却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而她的母亲则满脸焦急与担忧,紧紧地搀扶着女儿。我连忙迎上去询问情况,母亲带着哭腔告诉我女儿癫痫发作不知该怎么办。我赶紧安慰她,赶忙帮她们挂了号,并引导她们前往神经内科的诊室。
一路上,女儿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用温柔的声音对母亲说:“妈妈,别担心,我会好起来的。”那坚定的眼神和善良的微笑,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在等待就诊以及等待检查报告的过程中,母亲坐立不安,焦虑愈发明显,而女儿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还不时地安慰着母亲。
最后母亲和女儿用很真挚的口吻对我说了感谢,我想这就是来做志愿者的意义。看着母女俩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在这充满病痛与焦虑的医院里,爱与善良依然绽放着光芒,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康复学院 刘建萍 服务他人前要严格要求自己
“妹妹,你这里可以帮我挂个号吗?那边人有点多。”这时一对背着大背包的老年夫妇向我走来。我看着他们回答说:“爷爷奶奶,你知道要挂什么科室吗?”“妹妹我不清楚呀。”奶奶担忧地回应我。我告诉她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一刻我有些内疚。
第二天,我听到这有些熟悉的声音,转头一看是那对爷爷奶奶“妹妹,我们找不着这个科室嘛。”这一瞬间,我非常地庆幸我还有挽救的机会,我把他们带到了服务台,我让奶奶在那里等着重新挂号,我带爷爷去退前一天的挂号费。在去退费的路途中,我了解到他们不是本地人,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赶到这里看病的。
最后爷爷奶奶重新挂到了正确的号,我也终于带着他们走上了在脑海里演练的正确路线。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意义。
基础医学院 易荣鑫
人文与管理学院 吴爱芬
简单的工作也有价值
7月23日早上,一位男性患者准备到癫痫门诊就医。在医院门诊大厅兜兜转转,几乎找遍了各个科室但还是没有找到癫痫门诊。当这位患者找到我时,看得出来他十分的着急。我带领这位患者到癫痫门诊就诊,直到看见他进入了诊室我才放心地回到我的岗位上。
一位患者来医院就诊,在门诊缴费处人很多,她过来询问能否在自助机上缴费和预约挂号,我立马告诉她怎么操作,帮助她完成,并带领她去寻找相应的诊室。最后收获她的谢谢,这让我感受到很有成就感。
护理学院 周夔:换位思考理解患者
一位老爷爷来得比较晚,医生马上下班了,老爷爷也没有预约挂号。经过和分诊台护士老师的协商沟通,我们帮老爷爷加了号。我陪爷爷一起去取了号又带他回来找了医生。医生给老爷爷看完病又开了药,老爷爷出来后笑着向我们说“谢谢你们呐,幸好遇到了你们。”
我感到来医院的病人都不容易,他们身为患者难免会受年龄、疾病影响,我们需要多一些理解,尽力去帮助他们。
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陪诊导诊志愿者,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做太多,只是对患者多了一份关怀,多了一点支持,多了一些鼓励,他们便记住了我们。志愿工作因融入了人文关怀,内涵才丰富而深刻,也因融入了人文关怀才变得高尚和伟大。随着医院人文关怀举措的不断深入,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医院的不同科室上演。每一位患者,都有不同的疾病特点。每一个人,经历的人生亦各不相同,只要我们用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为他们倾全心之力,用爱的温度减轻他们的痛苦、拂去他们心灵上的蒙尘,相信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尊重和赞扬!
通过此次志愿活动,昆明医科大学的志愿者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志愿活动,不仅为患者医院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社会上树立了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今后他们将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昆医大附二院将继续为患者送去更好的服务,全力守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文图:团委 “医路引航”志愿者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