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万里,金风送爽。2024年11月1日-3日,由云南省医学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2024年麻醉学术年会在昆明市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现任主委、前任主委和候任主委在内的近40位国内著名麻醉学领域专家,多位国家杰青、优青等麻醉和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以及省内麻醉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专家们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病例展示、实践操作等形式,为参会同道搭建了多维的学术平台,让更多来自基层的麻醉医师能与大师们面对面学习、交流,共同促进云南省麻醉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开幕式上,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敏在讲话中,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进一步强调了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前任主任委员黄宇光教授,CSA现任主任委员俞卫锋教授、CSA候任主任委员王天龙教授分别致辞并对云南麻醉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将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助推云南麻醉学科的发展。
云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方表示,今年恰逢云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50周年,云南麻醉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她相信,未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专家的帮助下,必将取得更多骄人的成绩。
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思永玉教授主持。本次大会共设置8个分会场,120场次专题讲座,包含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病例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内容全面且翔实。
科研创新,提升学科影响力
上海科技大学胡霁教授在专题讲座中,以“麻醉与围术期基础研究:新机制与新应用”为题,展示了麻醉科研的不同思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申远教授做了题为“从PND看麻醉转化研究”的报告。科技部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复旦大学彭勃教授题为“小胶质细胞与机体的稳态、紊乱和麻醉状态”的讲座精彩生动,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邓小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英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涛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马大青教授等近4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讲座。省内多位专家切合实际,通过专题讲座分享了多种科研项目申报的心得体会,鼓励、引导同道们参与科研工作。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思路,扎实有效的工作,将不断推进云南省麻醉专业学科创新和科研突破。
立足专业,培养骨干力量
省内外专家的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经典指南与研究进展、新技术与AI应用,前沿的理念和开放的交流汇聚着学术智慧。病例讨论中,讲者贴合麻醉工作实际,在专家的主持和引导下,为参会者提供了更立体的临床思维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课程精彩纷呈、座无虚席。超声技术、气道管理、麻醉机使用等实践操作中,麻醉、重症医学、影像专业专家云集,课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参与者们获益匪浅。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培养更多的麻醉专业人才,为麻醉学科搭建更大的平台。
同心同德,推动学科共同发展
麻醉专业不断向着围术期医学转变,麻醉护士在舒适化医疗、人文关怀、质控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内外多位麻醉护理专家进行了麻醉护理相关学术讲座,中华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婷教授在“我国麻醉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报告中,为麻醉护理工作指出了方向。中华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护士长支慧教授做了“麻醉护理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讲座。基层医院承担着重要的麻醉工作任务,近年来云南省基层麻醉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在会议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基层麻醉医护传递了学术信息,促进各地区麻醉学科的发展和提升。
此次会议规模和参会人数都创下新高,精彩的学术盛宴促进了麻醉同道的交流,也增进了相互的友谊。今后,在云南省医学会的不断推动下,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云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将持续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云南省麻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文图:麻醉手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