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时令节气与健康|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养生指南: 雨水时节,调养脾胃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5-02-18    浏览量:97

 一、春来雨水至,健脾养胃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着春日微微的细雨落下,2025年2月18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也悄然而至。雨水的到来,标志着降雨的开始,至此降雨量会逐渐增多。

中医学认为“肝主春”“春令之气主升发”,即人体的肝脏与春季相应。春回大地,阳气升发,天人合一,此时,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等也会随着春天的升发之气而继续上升,肝脏的活动较立春时更加旺盛。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脾胃功能就容易受损。因此,雨水时节,我们应当着重调养脾胃。

二、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1.起居养生

俗话说“雨水落了雨,阴沉沉到谷雨”。雨水时节,虽然天气进一步转暖,但一场降雨往往容易导致倒春寒不请自来。此时,天气多变,雨水降临,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在起居上,我们仍要适当添减衣服,防寒防风。

加之近期流感高发,要重点加强呼吸道防护,例如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

2.饮食养生

春季与肝相映,肝属木,其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雨水时节,春雨绵绵,由于自然界中湿气逐渐加重,湿邪困扰、侵袭脾胃,此时我们不仅会有全身沉重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因此,我们在饮食中不仅需要少食酸味,也应当适当增添甘甜之味。例如,鲫鱼、小米、山药、大枣、百合、豌豆苗、荠菜、藕、荸荠等。

3.运动养生

雨水节气的运动,应以伸展运动为主,我们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去到户外,进行慢跑、散步、做八段锦等。此时可以加大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由于天气还比较寒冷,所以不适宜做太剧烈的运动,忌突然锻炼,应循序渐进。

适当的运动,将有利于气血从体内向皮肤及四肢运行,以顺应春天升发之气。

三、药食同源,中医食疗健脾胃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一些中药既能作为日常食物被我们食用,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我们通过一定的配伍,将其做成药膳就可以起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预防、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雨水时节,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几款药膳养生食谱,供大家参考。

1.砂仁鲫鱼汤

原料:新鲜鲫鱼150g,砂仁3g,陈皮6g,生姜适量、小葱适量、盐适量。

做法:将新鲜鲫鱼剖腹去除内脏、鳞、鳃,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适量生姜、葱、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2.薏米山药粥

原料:薏米(薏苡仁)20g、新鲜山药50g、糯米(或大米)100g,水适量。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熬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滋补肺肾。

四、科普专家简介

17398386381163.png

吴柯楠,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云南省针灸学会会员。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月经不调、试管移植前后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颈腰椎病、骨质疏松等肌骨疾病;面瘫、带状疱疹、偏头痛、鼻炎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周三、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五、审稿专家简介

17398386517295.png

夏秀宏,主任医师,现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临床擅长于肛肠常见病,肛周脓肿、肛裂等肛门疾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痤疮、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17398386657985.png

朱雪玲,副主任护师,现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护士长。担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外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7年,擅长急危重症护理、中医护理。

 

参考文献

 [1] 肖碧跃, 彭亮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167-184


文图: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