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开展了云南省首例PET/CT引导下的肺肿瘤穿刺活检术,为云南省肺部疾病的精准诊断再添助力。
手术当日,PET/CT中心的方龙栋主管技师首先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扫描,精准确定了肿瘤的位置和代谢活跃区域。随后,在胸外科医生严密的监测下,精准地将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患者肺部,准确抵达肿瘤部位,成功获取了病理组织样本。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从PET/CT的精准成像,到胸外科医生的穿刺操作,再到病理科的准确诊断,体现了胸外科、PET/CT中心、病理科多学科团队的高效配合和专业能力。
PET/CT中心郝金钢副教授表示,此次云南省首例PET/CT引导下肺肿瘤穿刺活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肺部疾病影像诊断方面的更进一步。与传统穿刺活检技术相比,PET/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具有更高的精准度,能够显著提高病理诊断的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次数,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更多肺部疾病患者带来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希望。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明确了病情,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云南省其他医疗机构开展类似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继续发挥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PET/CT引导下肺肿瘤穿刺活检的优势
与常规CT穿刺活检相比,PET/CT引导下肺肿瘤穿刺活检在诊断的准确性、对肿瘤的评估等方面有其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诊断准确性
精准定位:PET/CT融合了PET的功能代谢信息和CT的解剖结构信息,不仅能清晰显示肺部结节、占位的形态、大小、位置等解剖特征,还能通过代谢情况准确区分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炎性病变等。对于一些在常规CT上难以准确判断边界或性质的微小肺结节、位置特殊的肺占位,通过PET显示病变代谢活性(如SUVmax值),优先选择高代谢区域穿刺,避免坏死组织或炎症干扰,准确到达病变的核心部位,获取更具诊断价值的组织样本,穿刺阳性率可达98.1%,明显减少了常规CT因穿刺误差导致的假阴性(11.7%)。
鉴别诊断:在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方面,PET/CT引导下穿刺活检比常规CT穿刺活检具有更明显优势。PET显像通过检测病变组织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等代谢底物的摄取情况,反映其代谢活性。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具有更高的代谢活性,在PET图像上表现为明显的高摄取,而良性病变一般代谢水平较低。结合CT的形态学特征,能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为穿刺活检提供更明确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二、更好地进行肺肿瘤分期和评估
发现隐匿转移灶:肺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PET/CT全身显像可以一次性检查全身各部位,能够发现常规CT难以察觉到的隐匿性转移病灶,如纵隔淋巴结、远处器官的微小转移等。在穿刺活检前,通过PET/CT明确肿瘤的转移情况,可避免对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局部穿刺活检,同时也能为临床分期和治疗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指导活检策略:对于一些多发病灶或存在肺外病变的患者,PET/CT能帮助医生选择最具代表性、代谢活性最高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提高获取肿瘤组织的概率,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类型,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三、减少并发症风险
PET/CT提供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在穿刺前更精确地规划穿刺路径,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气管等结构,降低穿刺过程中发生出血、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靠近心脏、大血管等危险区域的肺结节或肺占位,PET/CT引导下的精准穿刺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穿刺的安全性。在穿刺过程中,实时监测穿刺针的位置和进针深度,确保穿刺操作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相比之下,常规CT穿刺活检在穿刺过程中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CT图像的间断观察,对于穿刺针的实时定位和调整相对有限,而PET/CT的实时监测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PET/CT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结合了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信息,提高了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怀疑为恶性肿瘤的肺部病变,PET/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在减少误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的价值不可替代。未来随着导航技术和示踪剂的改进,其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PSMA PET/CT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流程
预约:住院患者需先由临床医生开具申请单,并到PET/CT中心预约检查时间,门诊患者亦可直接通过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微信服务号或滇医通平台选择PET/CT影像门诊挂号,开具申请单。
检查前准备:检查当天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饮食及服用药物。建议穿着舒适保暖。
病史采集与患者准备:患者需携带相关的手术、活检病理报告、影像学等资料。注射示踪剂:在护士的安排下注射PSMA配体显像剂。注射后,需在候诊室休息等候约1小时。
图像采集:进入检查室后,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接受PET/CT扫描,整个检查过程约15至20分钟。
二、注意事项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避免携带金属物品,并移除身上的饰品。在检查前,患者应提供详细的病史和药物使用史,以便医生更好地解读检查结果。
扫描结束后,建议多喝水、多排尿,以加速体内示踪剂的排出。在检查结束后的24小时内,尽量避免与孕妇、儿童等近距离接触。
PET/CT中心地址:医院2号住院楼正前方PET/CT中心
PET/CT检查预约/咨询电话:0871-63402190
文图:核医学科PET/CT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