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优质资源下沉|昆医大附二院驻易门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助力县医院病理科完成首例前列腺癌诊断

发布日期:2025-03-27    浏览量:292

2025年3月21日,昆医大附二院驻易门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队员、病理科冯润林博士与团队其他成员(肝胆胰外科王滔、泌尿外科杨博伟、烧伤科李永盛、脑血管病科王艳、特需病房段宇珠、公共卫生管理部张艺怀及整形外科刘垠),联合易门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普静梅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县域首例前列腺穿刺组织的自主病理诊断。此次突破不仅弥补了县域前列腺癌精准诊断的技术不足,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技术输入+人才培养帮扶模式落地见效。

17430351367241.png

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的核心在于精准识别有限组织中的恶性病变特征。病理医师需重点把握三大要点:一是规范处理穿刺标本,确保穿刺组织经充分固定、全流程标准化切片及染色,避免人为挤压伤影响诊断;二是在显微镜下系统评估腺体结构异型性,重点关注背靠背腺体排列、筛状结构形成、核仁增大等前列腺腺癌特征性改变;三是准确应用Gleason评分及ISUP分级系统,通过主导结构+次要结构双重评估,为临床提供5级分组治疗方案制定依据。

17430351531205.jpg

此次诊断过程中,昆医大附二院病理科冯润林老师全程参与,并在具体操作中手把手教授前列腺癌穿刺诊断中如何识别肿瘤形态特征,如腺体背靠背结构、筛状腺体分化、Gleason评分等核心技能和前列腺穿刺诊断思路,同时将前列腺穿刺病理报告撰写要点融入到县医院病理科工作中,带领当地医院病理科掌握前列腺癌穿刺样本的最新诊断标准。案例的成功标志着易门县病理诊断水平实现前列腺穿刺诊断零的突破,实现从常规到精准的跨越式升级。

17430351705089.jpg

17430351902631.jpg

17430352284226.jpg

传统县域病理受限于技术手段,前列腺癌诊断常需外送省级医院,耗时长达3-5天。此次新技术在基层医院落地,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从标本处理到诊断报告的全链条本土化,管理层面上初步建立了"省级专家驻点-县域骨干跟学"的协同机制,社会效益层面上为基层患者节省就医成本,并缩短了前列腺癌确诊时间,进一步促进肿瘤防治早诊早治目标的实现。这种"技术平移+能力固化"的帮扶模式,为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也成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取得实效的生动注脚。


文图:驻易门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