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输血科、麻醉手术室紧密配合,由骨科王迎松主任及其团队主刀完成了一例经后路全椎体切除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成功为一名极重度僵硬脊柱侧凸后凸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患者术后2周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已基本达到好转出院的标准。
该患者刘某,男性,今年28岁,因发现脊柱侧弯畸形10余年入院。患者早年发现脊柱侧弯畸形后,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承担手术费用而放弃治疗。近3年来,患者病情迅速加重,出现了心悸、气促的症状,曾到本地外院就诊,也因手术风险大,费用高等因素未能行手术治疗。最终,患者到我院脊柱外科解京明主任专科门诊就诊后收住入院。入院后,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及身体评估,最终诊断为重度脊柱畸形。同时,由于长期的脊柱畸形,胸廓变形,患者的双肺组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导致了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在解京明主任主任的指导下,王迎松主任及其团队反复讨论、研究患者的病情,决定继续患者的治疗,考虑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心肺功能,必须分次、分期、分步骤的进行治疗。
王迎松主任及其团队先为患者进行halo- gravity牵引治疗,半年后患者返院进行复查,营养状况获得了改善,体重由38kg增加至45kg。但是患者的脊柱畸形角度与牵引治疗之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也不明显,仍为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动脉压仍然高达62mmHg。这些困难都对随后的手术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
王迎松主任迅速组织院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输血科等科室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会诊结论为患者心肺功能极差,围手术期极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意外,但患者若不行手术治疗,其心肺功能将进一步恶化,危及患者生命。王迎松主任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反复而充分沟通手术风险的同时,再次和多学科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制定了完善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随后,患者进行了经后路全椎体切除脊柱侧弯矫形的手术治疗。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持续了近12小时。术后,患者转入SICU,并于术后第1天顺利拨出了气管插管恢复了自主呼吸,术后第2天即返回了普通病房。术后患者的畸形获得了较满意的矫正,心肺功能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治疗非常满意,王迎松主任也再次组织了院内多学科会诊,对该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总结。
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影像对比图
此次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重度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的成功治疗,体现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在重度脊柱畸形治疗领域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及精湛手术技术,为众多脊柱侧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及手术疗效。从2004年以来,附二院骨科解京明教授团队一次又一次突破禁区,使重度脊柱畸形的矫治由“不可治到可治,由可治到安全治”。在国际期刊发表60篇论文,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传达出中国的声音。同时,本次治疗再次展现了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多学科间的紧密协作配合,成功解决了一项又一项复杂、疑难病例的治疗难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继续秉承“明德至善”的院训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团结协作,不断砥砺奋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