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充分发挥省级大型综合医院学科优势,推动泛血管疾病规范化、多学科综合诊疗,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文亮牵头,组织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科、肾脏内科、眼科、健康管理中心、心功能科、超声医学科、信息中心等多学科协作共建,成立了云南省首家省级“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该中心旨在全面提升医院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治能力,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一站式筛查和评估、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决策、长期随访的泛血管疾病患者综合管理平台。
目前,昆医大附二院“泛血管疾病门诊”已经开诊。泛血管疾病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就诊:
一、线下就诊
在医院门诊挂号处直接挂“泛血管疾病门诊”号后,按照院内指引前往相应诊室就诊。
二、线上预约
步骤1:通过微信手机端或电脑端搜索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关注;
步骤2:点击“预约挂号”,在科室列表界面,分别选择“泛血管疾病门诊”和右侧的“泛血管疾病专病门诊”;
步骤3:根据提示进行预约挂号。
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主要包括心脏大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肾动脉疾病和眼底微血管疾病等。泛血管疾病在早期往往悄无声息,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轻微的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很容易被忽视。当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治疗难度增大,预后效果也不理想。了解泛血管疾病,重视血管健康,重视早期的筛查及早期的防控,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才能守护我们的生命“灌溉网络”畅通无阻,昆医大附二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小知识
泛血管——颠覆认知的“生命管道网络”
我们遍布全身的血管并非“各自为战”,它如同人体精密且庞大的“灌溉网络”,承载着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重任。
“泛血管”概念突破传统单器官血管认知,涵盖心脏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外周动脉及主动脉等全身血管系统。它如同一张庞大的“生命管道网络”,将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紧密相连。主要包括:
•心脏的“守护者”:冠状动脉,为心脏持续输送氧气与营养,维持心脏跳动;
•大脑的“生命线”:脑血管,保障大脑的血液供应,支撑思维、语言、支配四肢等一切神经活动;
•肾脏的“后勤队”:肾动脉,参与肾脏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四肢的“动力源”:外周血管,负责为四肢提供能量,让我们自由行动;
•体内的“主干道”:主动脉,作为最大的动脉血管,连接并贯通全身血管分支。
这些血管看似各司其职,实则紧密关联。一旦某一处血管出现病变,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会引发全身连锁反应:
•冠状动脉堵塞,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
•脑血管堵塞,可导致脑卒中,造成肢体瘫痪、语言障碍;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功能减退,长期发展可进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间歇性跛行,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风险。
正因如此,“泛血管”概念强调将全身血管视为整体。
文图: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