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一病区收到一封质朴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88岁患者家属的敬意与感激。这封信件不仅温情记录了老人的就医历程,更清晰映照出科室医者仁心的医风传承。
周末门诊“不打烊”,坚守绘就初心底色。老人此前在其他医院两次急诊的经历,让家属对“看病难”深有体会——挂号缴费的辗转、平车穿梭的奔波,让本就虚弱的老人更添疲惫。2025年7月20日周日清晨,当家属带着老人辗转来到昆医大附二院时,心中满是忐忑。而挂号处一句“普通门诊今天开诊”的指引,瞬间点亮了希望。在多数人享受周末闲暇时,医院选择用周末门诊的坚守,打破“周末看病难”的壁垒,这份看似寻常的“不打烊”服务,正是医者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的初心写照。
医者仁心“急患者所急”,细节彰显担当。高效诊断后,当日坐诊的泌尿外科医生谭智勇没有开具繁琐的转诊单,而是在废纸背面写下“十楼、李超、吕狄豪、放尿管”的便签递给患者。这张看似简单的便签,实则是为患者开辟的“绿色通道”——没有多余的等待流程,没有复杂的手续环节,只因医生精准判断病情后,本能地想“不让患者多等一分钟”。这份自觉在十楼泌尿外科一病区得到了完美延续:正在沟通工作的李超、吕狄豪医生接到病人后,当即指引老人到处置间,快速完成插管操作以缓解痛苦,还耐心讲解预后注意事项,用专业与耐心稳住家属慌乱的情绪。从一张便签的指引到床边的紧急处置,医者仁心在细节中自然流露。
医德医风“代代传”,温暖从未缺席。这份温暖并非偶发的善意,而是科室延续数十年的传统。老人复诊时,泌尿外科一病区薛凯文、王永玉等医护人员接过了接力棒:轻柔的操作减轻患者不适,温和的话语缓解紧张情绪,细致的叮嘱涵盖康复细节。每次就医,患者感受到的都是如出一辙的专业与热忱。家属在感谢信中感慨:“薛凯文、王永玉等医护和之前的谭、李、吕医生一样,医德、医风、专业始终如一,看来已成传统。”从前辈医生到青年骨干,从诊疗环节到复诊关怀,优良医风在科室里如春风化雨,代代相传。
这封感谢信背后,是周末门诊的坚守初心,是“急患者所急”的医者担当,更是医德医风的脉脉相传。在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一病区,医者仁心从未停留在口号里,而是化作每个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在岁月流转中温暖着一位又一位患者的就医路。
文图:党委宣传统战部 泌尿外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