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 | 仁爱奉献 永攀高峰——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炳煌教授六十余载仁心仁术

发布日期:2025-08-21    浏览量:243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当无影灯如皎洁月光,刺破手术室长夜的静谧;当听诊器如敏锐的耳朵,在胸膛间捕捉生命最微弱的律动与回响;这每一束光影、每一帧画面,都在悄然镌刻下医者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今天,让我们以时光为笺,文字为眼,聚焦这群生命守护者,见证他们以“德馨”为墨,饱蘸仁心,在时光的宣纸上晕染温暖;以“技勤”为笔,妙手生花,于生命的画卷上雕琢希望。 

17557359025457.png

王炳煌教授出生于1935年,广东省龙川县人。1963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后一直从事普外临床工作,以肝胆胰外科为主。先后任昆医大附二院外科考研室和临床外科副主任及主任、医院院长、云南省肝胆胰外科中心主任、省外科协会主任委员等职。他以超过一个甲子的执着坚守,诠释了何为医者的德艺双馨。

王炳煌老院长说:“那个时候,生活很简单,物质条件很艰苦,但却一生只想着做好一件事儿……”

初心如磐 仁爱奉献的大医风范

17557360216617.png

1964年二院外科团队

王炳煌教授的从医之路始于1963年,他怀揣着“当好一名外科医生”的朴素愿望,加入昆医附二院外科。他认为,当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医德,外科医生与内科医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外科医生首先应当有好的内科基础,没有好的内科基础,也就只是一个手术匠,有好的内科基础,才能称之为完整的外科医生。”

王炳煌教授于1988年至1991年间曾任昆医大附二院院长,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为医院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自认性格更适合专注于临床,于是主动请辞,重返手术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其所热爱的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中,这份淡泊与专注令人敬佩。从医六十余载,他始终视病人如亲人,恪守医德。即使早已退休返聘,年近九旬,他仍坚持每周出诊,每日参加科室交班、查房,为疑难病例提供关键指导。深夜被急诊电话唤醒前往会诊,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他用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守护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健康,深受同行敬重和患者爱戴。

在一次采访中,王炳煌教授分享了他对医患关系的深刻见解。他强调,医生首要的是做好自己,当病人前来求医时,应倾尽所学、想尽一切办法为其解除病痛。面对病人的疑问或意见,需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因为病人通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耐心的沟通能有效缓解其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王炳煌教授认为,医生与患者之间可以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始终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困难。在他看来,多数伤医事件的发生源于双方沟通与理解上的缺失,因此医生必须首先做好自身,并努力去理解病人。

17557360566401.png

王炳煌教授还动情地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他与他的老师蓝瑚教授,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师徒二人先后为一位患有肝胆管多发结石、反复发作胆管炎的病人进行了多达六次手术。在这场与难治疾病的漫长斗争中,医患双方始终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最终成为了好朋友和并肩作战的伙伴。这个事例生动地表明,当医生成为病人愿意托付信任的朋友时,这份深厚的情谊便能支撑医生团队——从师傅到徒弟,陪伴每一位患者与病魔不懈抗争到底。因此,他始终倡导,医生与患者之间应建立一种朋友式和同志式的关系,其核心在于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

勇攀高峰 肝胆外科的拓荒奠基

参加工作以后,王炳煌教授在蓝瑚教授等前辈的引领下,他迅速成长,在严格的总住院医师制度下锤炼技艺。然而,时代的浪潮让他的专业学习中断了宝贵的八年。直至1972年重返岗位,他已入中年,却以“力争挽回流逝岁月”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投入工作,很快便能熟练完成多项高难度普外手术。他敏锐地抓住机遇,在医院的“外科研究室”中挑起重担。1979年的一次外出参观学习,裘法祖教授的“三会”(会做、会说、会写)要求和黄志强教授的深厚学术积淀,深刻塑造了他的学术思想。归来后,他带领团队系统整理分析了数千份病例,在云南省内率先开展PTC、ERCP、胆道镜等多项新技术,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为云南省肝胆外科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7557361099964.png

研究肝内解剖

他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临床难题。针对胆道术后再手术率高、反流性胃炎等问题,他改进术式,显著提升了疗效。他从肝内管道系统的解剖研究入手,创新性地提出了经肝脏膈面进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方法,获得了199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云南医学界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他还在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肝囊肿、腹股沟疝、阑尾切除术,以及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挽救了无数复杂疑难患者的生命,尤其在胆管损伤的修复领域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声誉卓著。

薪火相传 照耀后辈的精神灯塔

作为后辈,肝胆胰外科二病区的柯阳副教授曾向王炳煌教授问及:什么力量支撑他如此高龄仍坚守一线时,王炳煌教授轻抚胸前的党员徽章,动情地说:“我爱这份救死扶伤的事业,爱我的人民,爱我的祖国!我希望用我剩下的光和热,帮助更多的人,为国家做更多贡献!”

17557363694624.png

在王炳煌教授身上,“德馨于行”体现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病人的无私大爱、对事业的无限热忱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超然;“技精于勤”则体现在他一生对外科技术的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创新、攻克疑难杂症的巨大勇气和卓越能力。他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深刻内涵,他以其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技艺,深刻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医生、学子,是全体医务工作者在医师节之际以及未来征程上学习的楷模。


文图: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