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关注和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助力学生跨越成长中的心理困惑,2025年10月24日下午,作为云岭大讲堂的讲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曾勇教授受邀走进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要对象为初一学子及家长代表。

曾勇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教育全过程至关重要。其次解读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常见问题类型,指出青少年由于受到激素变化、生活变化、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会比成年人更容易情绪化,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最后重点讲解了如何家校协同,共筑“心”防线,指出只有被看见、被尊重的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多维度的人生,多维度的视角。青少年的成长亦是如此。本次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初步了解,为家长提供了诸多“实操指南”,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意识。
科普小知识
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
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过度担忧,表现为考试前频繁紧张、担心父母失望、对未来过度焦虑,遇到失败或批评容易伤心自责,甚至出现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躯体不适等症状;二是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行为等;三是学习问题,如学习困难、厌学、考试焦虑;四是人际问题,在群体中紧张回避、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倾向独自活动,遇到同伴冲突时缺乏有效沟通和解决能力。家长和老师是学生日常最接近的观察者,若捕捉到学生情绪、行为、学习的异常,要及时地记录、反馈,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帮助和干预。
家有青春期娃娃,家长、学校该如何做?
在和青少年的相处过程中,家校要协同,应做到以下几点: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看到孩子的诉求,并给足孩子安全感和支持,才会给他勇气;倾听与沟通:不预设立场,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进行适当沟通,避免武断评判;接纳与尊重:接纳他们的朋友,尊重隐私权(如日记、独处空间)和独立想法;管教态度一致:家校间管教态度尽量统一,给孩子稳定的规则感。同时,培育他们热爱生活、自尊自信、珍视生命、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心理意志品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一生一策”档案和多部门协作机制;倡导“人人懂点心理学”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
来源:精神科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