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庆祝建院70周年之薪火传医德】创三甲纪事拾遗(1989—1992)

发布日期:2022-08-15    浏览量:5491

16605243898032.png

艰巨而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担子

1989年12月,在解决“脏、乱、差”文明医院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势下,卫生部下达全国医院进行等级评审指令暨等级评审办法纲要,推进医院等级建设。办法依当时医院行政区划级别、规模、功能、床位、辐射面暨辐射人群,把全国医院划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级别。三级、二级下设甲、乙、丙三个等次。一级设甲、乙、丙、丁四个等次。

次年云南省卫生厅按部令要求,制定、颁发第一轮省内医院等级建设实施细则/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规定具有300编床规模的便可申列三级医院。当时我院获批编床560张,理应在三级之列;至于等次,就另当别论了。

院内当时有两类意见。一类认为二院从工人医院一路走来,底子薄弱,60年代初挂上第二附属医院牌子,教学侧重外总、内基,房屋设施老旧,窝心的员工食堂地面天干起灰、下雨泥烂地滑,暂不审评为宜;甚者外院有劝二院做二甲,“宁做鸡头,别作凤尾”,被打成乙丙太难看。另一类则认真学习解读第一轮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研判第一轮评审的主旋律,是建制增章,构筑规范,再造临床诊疗流程,有涉医药护技、党政工团、水电气饭的具体条款,只要认真调理坐实,按省厅1000分的标的,突破900分达标上等是有希望的。

16605244046015.png

院党政领导经反复权衡,认可“另类”意见,下决心进入首批评审,直奔三甲!适逢省厅正遴选三甲试点医院,二院主动请缨,一举拿下试点机会,打响了云南创三甲真抓实干第一枪,成为云南省第一家进军三甲的标靶。

动真格,做实事

按院领导部署安排,恭请蓝瑚先生坐镇,王炳煌院长主持省内、院内首次主任查房垂范。骨科劳汉昌教授,心内科肖泽方教授欣欣然展显了教授查房术德、礼仪风采;院办组织编纂了图文并茂的《前进中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务组织“住院医查房,科主任点评”,举办病历书写、处方展览;护理部、党群口、行管部门、后勤都以蓄势待发姿态,摩拳擦掌,为二院创三甲活动展开发声、打前站。重要的是,查房垂范活动点燃了二院创三甲“蝴蝶效应”的星火。

紧接着省卫生厅《标准》发布,二院及时召开全院誓师大会,以蓝瑚先生“团结、求实、开拓、奋进”八字方针为院训作动员,张院长宣布“苦战三个月”“掉几斤肉”“流几身汗”,一定要达标上等决定和部署,此豪言壮语至今还不时萦绕耳际。党政工团、医药护技、行政后勤、水电气饭,上下一气、全神贯注、气势如虹的场景,不时显现眼帘。

水滴石穿,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6月19日~21日,省卫生厅组织当年省内最得力的23位专家,三天超常认真、细致的核查,给出922.75分的评价,宣布二院创三甲试评审达标。同年12月中旬,正式评审以977.25分硬核过关!成为云南省当年首批荣获卫生部颁三级甲等医院(92年只有两家:附二院,省一院)。

16605244809678.png

创等花絮

“真资格”的谆谆教导

在垂范现场,蓝瑚先生以他的同辈查房为例,讲述做医生与做人的格局、礼仪:护士长先进病房,安顿查房对象、调适病房光亮,主任、主管医师及其上级医师、其他医师、主管护士依序入场;主管医师及时站位病床右侧,主任左侧对位;主管医师问询患者实时诊疗体验,随即围绕患者诊断暨诊断评价、治疗暨疗效评价、患者实时诊疗体验脱病历作系统汇报。主任就主管医师汇报暨患者实时体验,与患者诚然沟通交流、复检、安抚。主任、上级医师、主管医师、其他医师依序离开病房,护士长最后离开。办公室的讨论,上级医师先做点评,一番热议后,主任就诊断、治疗效应、患者亲身体验逐一研习、判识,指点。

蓝瑚先生深情告诫:这不是摆排场,这是做医生和做人的基本尊严,是对疾病和罹患者的敬畏! 蓝瑚先生结合一位持续高热治疗7天未果,时任业务副院长主持会诊发现并确诊前庭大腺脓肿、当机立断及时引流,患者转危为安的案例,语重心长地教诲:“既然选择了从医这门职业,对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就当真心、细心、用心,有担当!”

三十年事过境迁、风云际会、转换。蓝瑚先生坐镇主任查房垂范时讲的故事,当年煽动过二院创三甲“蝴蝶的翅膀”,而今欣欣然“涛声依旧”!

“砸锅”“端碗”发自内心的呐喊

1992年,春节吉庆喜气余温犹在,创三甲誓师会上院长斩钉截铁要求:创三甲全面铺开,全员都得参与,一起经历达标上等全过程。现场放出狠话“谁砸医院的锅,就端掉谁的碗!”大家心目中敦厚、包容、实干的院长发自内心的呐喊,催生出二院人全力以赴投入创三甲运动的激情,全部临床科室利用下班时间全力整饬、核查病历质量。甲级率≧90%,是当年三甲能否过关的硬核否决条件,为确保甲级率大于、至少等于90%,病案室24小时开放,大部分临床科室挑灯夜战,医务科干脆摆了个行军床24小时值守,为临床医师们释疑解难。行政、后勤一改“坐等上门来求”的大爷做派,“下送”“下收”蔚然成风、做成格局,食堂的食材采买、红白案/生熟案分设很快都达到要求,就连垃圾、厕所管理都有人、有责了。

二院发自内心的呐喊,呐喊激发出的激情,激情衍生出来的火辣行动,在省内各层级医院迅速“感染”、发酵。一时间省、市、地、县级一众医院陆续来人交流、互动,邀约帮忙,二院一时成为引领省内医院达标上等实作的热点。一些只知道“工人医院”的,也知道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存在。

达标上等,首批获颁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资质,二院未负卫生厅准行三甲试点的嘱托、期待,未负二院人抱定“团结、求实、开拓、奋进”初衷付出的辛劳汗水,推进二院整体、层级管理上一个台阶,为日后二院的开拓前进、持续发展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三基训练的“秘密武器”

体格检查,是第一轮三甲评审的重头戏,关乎着医院质控水准和临床医师们获取患者体征能耐的“颜面”。当时,就连院领导月薪都不到200元的创三甲档口,医院以250元/月薪酬聘来用于训练的“活模特”。密训三个月,活模特达到能判识受训医师体格检查顺序、检查部位手法、检查要点等程度,便出场接受操演。当年在院的住院医、主治医全行入训,人均在活模特身体上操练两轮,有的三轮。次均训费人民币2.5元。这单操作立时引发医院圈内热议。玉溪、大理、保山等医院派员观摩并效仿,感慨:“你们这种级别的医院还要这样抓基本功,我们更要上心才行呀。”

后来学院有过聘用活模特的动议。四川华西医院更牛气,月薪2500美元雇“活模特”,入门条件之一是有硕士学位。这里说句玩笑话,“当时我要是有这份学位,可能会奔着去的。”

陈旧的工具,打出来评审细则全盘要求的规制

医院管理、医疗管理、盈利质量管理规制文档,是达标上等的“饕餮大菜”。限于条件有限,医务科借用院办闲置弃用的铅字打印机,手工敲击,大拇指打肿了换个人接着上……硬是一字一句敲出评审必须的全部55项合规、适用的规章制度文档。其中一份似是关乎院际交往规则的,还成了不少医院索要的模板。

圆珠笔刻画的蜡纸、油印的创三甲简报,“催春”的战鼓

为鼓动全院创三甲士气,医院要求按设计进度定期出简报。囿于当时条件,担当的医务科又借来被弃用的油印机,搜找来蜡纸、油墨,做起来近代作坊印刷行当(年轻一代大多不知该项操作,此不赘述)。刻笔经常将蜡纸戳破,遂试用圆珠笔代刻,殊不知圆珠笔刻的效果更好,印出来的简报图清字明;简报涉猎了党政工团、医药护技、行政后勤创三甲动静、动态、实时效果,关注到评审细则有涉而平时较少照应的角落;引发的“边缘效应”感动、温馨着人心。饱含鼓动意味的简报横栏“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时还唤得起事中人的回忆。

一台CT与一个烟头的故事

因试评时二院还没有CT,为迎接三甲正式评审,全院员工集资300万购买了省内第一台螺旋CT。CT的运行,有力推进重症、呼吸、心血管、外科各二级学科诊疗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评审涉及技术板块的内容凸显丰满。评审专家以师生情谊正点烟相贺,碰巧查后勤专家来了,一个烟头扣一分。300万的CT挣来1分,一个烟头就把这一分整没了。偶或聊起这段充满情谊、苦涩又有点幽默的小插曲,大伙会拍案大笑,会再递上一支红塔山来。

16605245374642.png

多余的话

三十多年过去,那年头诸多光鲜的事物、人物,那全员、全面、全过程有声有色的创三甲的浪头,时不时还会触抚已经老去的中枢神经;赶过创三甲浪头的经历,是一份荣幸。打铁自我,超越自我,不忘初心,开拓奋进,这是首轮创三甲唯一的收获、感悟。彼时,每到月底巴望着的奖金数额却有惊无喜。但没有遗憾、没有不平、没有抱怨、没有腹诽;唯有感恩,二院让我有幸成为首轮创三甲事中人,得到历练。

为二院的昨天庆幸,为二院的今天欢欣鼓舞,为二院的明天引吭高歌!


文图:昆医大附二院原医务科主任  李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