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长峙,1937年8月出生于重庆。在他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时候,重庆经历了一次大流感,目睹很多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他就励志要成为一名医生,用所学知识救死扶伤、为病人减轻痛苦。而后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昆明医学院,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医者梦。
从一名奔走求学的学子,到一个重点科室的创建者,再到一名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医大家,冒长峙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医学无天才,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悉心诊治病人 让医院有了完整的皮肤科
由于大学期间表现优异,冒长峙1963年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到了昆医附一院皮肤科,并有幸师从协和医院皮肤专家秦作梁学习。1989年又因工作安排调往昆医附二院皮肤科,挑起人才培养和科室发展的重任。
当时附二院皮肤科基础薄弱、科室设施简陋,只能看门诊,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只能安排在其他科的病房。面对这样的困境,冒长峙不怕吃苦,竭尽所能,为了更好地收治病人,皮肤科和联盟镇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那段时间里,冒长峙每天早上一边坚持看门诊一边为昆医学生讲课,草草结束午饭后还要骑行近十公里到联盟镇医院诊治病人。终于在一年后,皮肤科住院部迁回了医院,但却是一所位于垃圾房旁的老房子,条件很差。但由于冒长峙对病人看诊细心、效果显著,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全省的病人都慕名而来,以至于病床都不够用。后来,在医院领导的协调下皮肤科搬迁到烧伤楼一楼,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住院部。
倾囊相授 培养云南皮肤学科中坚力量
在皮肤科发展之初,由于深谙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冒长峙先后将邓丹琪、周晓鸿、李晓岚、傅萍等人分别送往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学习,未出国的其他年轻医生则分派往全国各地进修。在那个交通不便、资金有限的年代,冒长峙带着他的学生多次到楚雄、玉溪等地开展援助,对当地医生倾囊相授,帮助当地的学科建设,也曾多次受邀前往红会医院、延安医院等协助开展临床工作。在后来的日子里,冒长峙所培养这些人成为了各地各医院皮肤专业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名医生的同时,冒长峙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8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每次上课的前一天晚上都认真备课,竭力想出一种学生能听懂的方式讲课,所以他数次成为了学生评价的讲课名星、多次获评昆明医学院优秀教师,也在1993年获得了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事厅等机构对其30年以上优秀教育工作的联合认证。除此之外,他参加编写了全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教材《皮肤性病学》。
挑战红斑狼疮难题 提升患者生存率
冒长峙曾任昆医附二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9届全国委员、云南省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云南分会理事、中西医结合云南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共8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他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红斑狼疮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他带领的团队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0年生存率提高到了80%,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20年前接诊的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小女孩,现在已成为一位母亲,不久前带着她的女儿前来赠予锦旗以表感激;还有令他印象深刻的狼疮三代之家,三代四人身患红斑狼疮,三代遗传,冒长峙也三代几十年地为他们医治……
行医期间,他不仅收治了云南大部分的狼疮病患者,还收治了美国、新加坡、江苏、四川等慕名而来的狼疮患者。对于遇到的那些疑难杂症,他是这样说的:“只要你在诊室坐着,每天都是一场考试,每一个你不懂的疾病就像一场考试,只有你解决了,那么你才能进步。皮肤科有3000多种疾病,其中有500余种疑难罕见病,如果你不能抓住细节,那么就会误诊。”
冒老严于律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专业上不断突破,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红斑狼疮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疑难皮肤病,长期随访病人曾达 2000多人,积极倡导并支持建立了“云南省红斑狼疮研究室”,让附二院皮肤科成功跻身省级重点学科,还在皮肤科的基础上成立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对外界的褒奖,冒长峙总是很谦虚,常说:“本人没什么本事,只是不放过病人的任何一个细节问题。”
84岁高龄坚持坐诊 榜样的力量鼓舞后辈
84岁的杖朝之年里,冒长峙依然坐诊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诊室里,看诊的同时帮忙带学生。夫人曾劝他安心在家,他拒绝了,原因是不想让那些希望找他看病的人失望。在他坐诊期间,有很多病人因为痤疮前来就诊,在别人眼中,这也许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但是他却说,患有痤疮的年轻人,轻则自卑,重则影响社交,更甚者导致抑郁,所以实属不算大材小用。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冒老从少年时就养成了每天看书的好习惯,坚守着“不看书就会落后”的初心,到现在仍然每天坚持读书、读报,做记录。他告诉我们医学无天才,都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积累起来的。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他仍然坚持每周游泳两次,每天蹬自行车半小时锻炼腿部肌肉。终身学习、积极锻炼这些良好习惯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身为学医后辈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冒老告诉我们,他从初中到大学都是依靠着国家助学金读过来的,他在党和煦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现在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反馈阳光和为后辈那些花草遮荫纳凉、树立榜样。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医学后备力量,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老一辈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党和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图:离退休管理办公室 团委 邓建扬、李丹、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