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庆祝建院70周年之老专家说院史】谈一点医学成长经历——学生访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烧伤科主任马克娴教授

发布日期:2022-08-29    浏览量:4713

16617365577704.png

同学: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学医?

马克娴教授:“最起初学医是因为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是一个勤劳的老百姓,在我高中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肝癌,整个人变得消瘦,全身黄疸。在我们那个年代,求医之路真的非常艰难,我也因此下定决心要去学医,去做一个好医生。后面渐渐地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医学事业,大学的时候很喜欢解剖学,毕业时差点就去了解剖教研室,后来我阴差阳错去到了烧伤科。老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去到烧伤科以后我全心全力参与到科室建设中,烧伤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非常开心。

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医学是需要“温度”的,需要人文关怀,在深奥的学科背后所蕴藏的是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倾注爱心、奉献一生的不变旋律和永恒追求。当一个人在助人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从自我价值实现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灵魂慰藉时,那种幸福和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试想,有哪一个价值还能比生命更伟大?有哪一个价值还能比生命更高贵?有哪一种职业还能比拯救人的生命更神圣,更能让从业者在助人的同时,使自己也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我想,这就是我选择医学的理由。当我在一步一步跟着烧伤科一起成长,医术的习得和心灵的成长总是并行,而这些让我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能力的医者,使我为能帮助更多的人而存在、而坚持!所以当别人问到你为什么学医时,我希望你们这些年轻学生的心中也能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信念就像海上的灯塔,能给人方向和希望,学医确实是一条很漫长的路,但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不怕这条路漫长,反而能在这条路上收获很多,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同学:马老师您在四十多年医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马克娴教授:“让我最深刻、难以忘记的是一位病人。因为工作中黄磷燃烧导致他的双下肢Ⅲ度烧伤,来到我们烧伤科进行治疗。当时的烧伤科才刚从外三区分开,规模比较小,护士和医生加起来只有5个人,也没有护工。也因为如此,我们和病人的接触很多,感情也好。病人来到我们烧伤科后,我们给他做异体皮治疗,慢慢地他的病情好转起来,出院后也常常回到科室做康复治疗。我记得出院时他为了感谢我,给我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我也回赠了他一些自家做的腌肉”。再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到现在还在联系。

同学:马老师在学习工作之余有什么兴趣爱好?

马克娴教授:“我平时喜欢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魄,我们医生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很重要。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气排球我都喜欢。我曾经和我的一个朋友一起去参加过乒乓球比赛,还得了奖项。后来和外三区的同事一起和外院的打气排球。

同学:您读大学时的学习环境和现在对比有什么差别?

马克娴教授:“现在学校很漂亮,绿化很好。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还自己去铺地,去种桂花树,学校路面都是我们铺的。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热爱学校,愿意为它做一切。”

同学: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烧伤科学科带头人之一,您能谈下烧伤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马克娴教授:“在我进入工人医院的时候,还没有独立的烧伤科,当时我们称外科三病区,它包括了泌尿、烧伤、胸外,当时只有5张床是属于烧伤病人的,直到后来才成立了烧伤中心。因为我对外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很荣幸成为当时的学科带头人。当得知批准成立烧伤中心时,我非常开心,就想一定要踏踏实实把它做好。

在我看来,这个烧伤科真的像我的孩子一样,亲手把它从小带到大。为了能给患者提供最优最便捷的服务,在建烧伤大楼的时候,我亲自带着设计员到三医大去看设备,去看人家病房是怎么设计的。终于,属于我们自己的烧伤大楼建好了,总共六层。一、二层是轻病区,主要是接收伤情较轻的患者。三、四层是重病区,接收的主要是伤情较重的病人。五层就是手术室,六层是医生办公室。这个分区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样能避免很多交叉感染。在烧伤中心刚成立不久,我们经常去向蓝瑚教授请教,蓝瑚教授也手把手地传授了我们很多临床知识和技巧。

烧伤大楼刚建立起来时,条件与现在相对是十分艰苦的。病人每天的洗漱、大小便、喂饭、剪指甲等日常生活护理,都要由医生来完成。值夜班时更是要打起精神守在危重病人旁边,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使病人错失痊愈的机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很少有年轻医生愿意来烧伤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条件不好,需要亲手做的事情很多。而我,或许是做多了就习惯了吧,也没有多想,只希望病人能恢复得好。   

看着我们医院的烧伤科一步步做起来了,我内心的感触其实挺大的,也希望后面的年轻医生能挑起重担,把烧伤科发展得更好,为烧伤病人提供更多痊愈的机会。

同学:您从年轻医学生到科主任、专家一路走来,可以对我们现在的年轻医生说点什么吗?

马克娴教授:“医学生的培养本就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学生到医生,不只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的能力改变,或者说你是否能真正的为病人服务。

我觉得对于年轻医学生而言,首先,要打牢基础,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所有的职业都需要我们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医生更甚,医生所服务的对象是人,就需要大家做到严谨、细致,容不得一点马虎;其次,要善于抓住学习的机会。听说你们在实习,我认为实习对一个医生的成长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现在你们在轮转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总结和学习,每到一个科室都要把握好对应学科的重点内容,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治,多看、多问、多学,每位老师身上都有值得你们学习的东西。

此外,医学是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你们要尽可能的抓住动手的机会,虽说大家现在可能能动手的机会没有我们以前那样多,但可以自己创造机会,比如自己在南瓜、冬瓜上练习缝合等。无论大家以后从事哪一专科,你都需要这些知识和理论来支撑。

再者,我们的年轻医学生也要注意自己沟通能力的培养,医生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没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虽然你是热心助人,还会被病人所误解,为什么让大家学心理学,原因就在此。”

 

文图:离退休管理办公室 团委毛梦迪、王泽玉、冯金慧、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