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庆祝建院七十周年之老专家说院史】一直走 天一定会亮 为护理事业奉献的一生——学生访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内科四病区护士长万俊

发布日期:2022-09-08    浏览量:4408

1962年,成绩优异的万俊从云南省卫生学校毕业后带着通知书来到了附二院,开启了护理生涯的篇章。她历经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直到2000年退休,退休后继续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成教学院护理教学任务,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心爱的护理事业。

万俊老师的开局并不是自己选择的,但是后来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人生处处是惊喜。就像有位作家说过的,“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一直走,天一定会亮。”

护理是她心中的神圣职业

在当时的背景下,护理工作常常被认为是“高级保姆”,但是万俊始终不曾因其他人对自己工作的歧视而恼怒自卑。在她看来,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她始终记着在校期间老师说的:“党和政府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是通过我们护理人员传递给人民的。”

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期间,她每天累得精疲力尽,但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很难同时兼顾到所有的病人,时不时还会听到病人及家属的埋怨。这种时候她也会觉得很委屈,但委屈过后并没有放弃,而是秉持着对待病人要有爱心的初心,换位思考为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亲人,越挫越勇,逐渐成长。

有一天,万俊老师走在路上,远远地就听到一个人呼唤她护士长......了解后才知道那是一个她二十年前帮助过的病人。看到当初的青涩少年已成为一名中年大叔,还带着自己的女儿来感谢,那一刻的她特别有成就感。“尽管之前很辛苦,但当有人把你之前的付出记在心里时,好像之前的一切都不算什么了。”

万俊说,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会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从成为一名护士的那天开始,她从没有想过调离岗位,一晃五十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探索推进护理管理模式规范化

1972年,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护理管理也开始了新的发展,从昭通地区医院调来了陈文英,在医务科分管护理工作。这时候护理管理工作开始萌芽,对后面护理部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73年医院下发文件,设立内、外、妇、儿、门诊、手术室,并设6个护士长,万俊担任内科护士长。护理部初见雏形,各科根据自己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护理常规,规章制度,一直到1978年9月份,医院任命了17位护士长。1979年医院正式成立了护理部,护理管理体系正式建立。随着体制建立健全,不断派遣人员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学习,并根据云南的情况,健全护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护理模式也在探索改进,功能制护理转化为对患者身心整体的护理,更加注重病人的整体。护理常规也从全院的发展到各个专科,万俊负责了全院护理技术的操作培训,力求全院护理操作统一化、专业化、规范化。并将云南省卫生厅下达的任务——责任制护理试点工作完成后,在全省举办多期责任制护理培训班,参与撰写《责任制护理初探》一书,作为培训班的学习资料,推动了全省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

创新教学 化解护理人员奇缺危机

1969年底至第二年初,医院护理人员缺乏,为了应对危机,医院决定开始开设护训班,前后共六期。1970年、1971年的第一、二期护理学员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全部由万俊和其他老师们带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讲解,给她们灌输护理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通过短暂的实践教学后即顶上临床一线,可称其为“师带徒”的教学方法。

从1972年开始后的四期学员,则是采用了正式的中等专业教材,做到学校基础课与临床的实践课相结合,从第三期至第六期为中等专业毕业生。至1980年,面对当时没有护工,而临床上除了基础护理,还需要完成大量的生活护理工作,如喂饭、洗脸、剪指甲等,故又开设了30人的护理员培训班,护理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暂时填补上了人员的空缺。1989年经教育局批准,正式成立职业护士学校,学历为职业高中,前后共招收了4届职业高中生379人,其中的302人分配于其他单位,69人留于本院,她们成为了我院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护理专业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

在旁人看来,护理队伍壮大了,规章制度也建立健全了,但万俊老师却意识到了高级护理人员的缺乏,也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高级护理人员培训机构。当时医学院学科建设不完整。经学校党委讨论后,学校领导组织了一个筹备组于1993年前往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等地考察,万俊老师也是考察组成员之一,汲取交流办学经验,考察回来后成立了高等护理专业,正式招收护理专科生。但这远远不够,想要成立一个护理系,首先要提升护理教师的学历层次。于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护理专业开设了护理学院,正式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从此,护理专业有了自己的高等学府。至今,护理学院已经招收了硕士研究生,而护理人员在性别上再也不局限于女性,高护生现已遍布了整个云南省。

护理教学的发展并不简单。万俊老师说,医学院最开始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为工农兵大学生,而当时的五年制教材并不适用于三年制的工农兵学员。医学院组织了由学院和两个附属医院教职员工组成的三个教学改革工作队,到腾冲、思茅、红河等地考察,制订了适合于他们的三年制教材,而万俊老师参加了腾冲教改小组,参与教材的修改。

用兵爱兵就要身体力行

在医院科室还停留在内、外、妇、儿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大批护校学生先后分配到医院,她们遇到了难题。如内分泌、泌尿外等科室在检查方面的要求特殊且严格,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采血,但有的病人静脉穿刺难,真的是难哭了不少初出茅庐的护理人员,她们向万俊老师哭诉着不要安排其单独上夜班。万俊老师得知原因后便按采集血标本的时间起床,带着值班新护士采血,8点又接着上班。万俊老师说“护理教学要身体力行,用兵还要爱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准确示范,而不是靠嘴上功夫。”对这几十年的教学,万俊老师始终在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要分给学生一碗水,首先你得自己有一桶水。” 

对于那些毕业的高级护理人员,万俊老师说她们往后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护理管理人才,二是护理教学人才,三是护理科研人才,但都需要到医院各科室轮转学习,而不是过早“专业化”。通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学习各专科特点,再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对于医学后辈,万俊老师希望他们能把所学到的知识,都用到病人身上,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最好的护理。虽然现在自己已经退休了,但是只要医院需要,国家需要,必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全身心支持。


文:离退休管理办公室 团委 邓建扬、李丹、王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