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我院血液内科周泽平教授团队在《Haemophilia》杂志发表中国血管性血友病患者自我报告调查结果

发布日期:2023-01-17    浏览量:11426

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泽平教授团队在血友病领域的著名杂志《Haemophilia》上发表了题为“Patients with von Willebrand disease in China: Results of an Online survey”的研究文章。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VWD患者的初始出血事件发生早,临床表现异质性高,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治疗上仍以血液制品为主,绝大部分患者没有预防治疗和定期复查的习惯,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新VWF基因突变的发现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为VW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一种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致的遗传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1000,远远高于血友病。但是由于对本病认识的不足及检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在中国确诊VWD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这意味着大量的VWD患者被漏诊。因此,了解当前我国VWD患者的现状对于后续VWD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96名VWD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诊疗情况、疫情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国VWD患者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96名患者中,男性43名,女性53名。所有患者的地域分布见图1。I型VWD患者8人,II型17人,III型53人,未明确分型的患者18人。其中未成年人(≤18岁)63名,年龄最小为刚出生的婴儿,最大为75岁。大部分患者的首次出血发生在5岁以下(77人)。96名患者的首次和最常见出血部位如表1所示。

16739197938457.png

图1. 96名患者的地域分布

16739198114049.png

表1. VWD患者的临床表现

此外,研究发现,我国VWD患者的误诊率达到40.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疾病是血友病A。在诊断时间上,平均诊断时间是7.12年,大多数VWD患者存在诊断延迟(p=0.00)。男性诊断年龄早于女性(P=0.014)。3型的诊断年龄早于2型(P=0.034)(图2)。

16739198236155.png

图2. 按患者特征分类的VWD诊断年龄

 

在治疗上,我国VWD患者主要为冷沉淀(35.4%)和血源性FVIII(35.4%)(表2),这与国外最常使用的治疗重组VWF有较大差距。疫情期间,有近一半的患者受到了影响(49.0%),主要影响方面为药物短缺(68.1%)。

16739198359966.png


表2.VWD患者的治疗方案

重要的是,我们收集了14例患者的VWF基因检测报告,共发现了21个新VWF基因突变,其中有17个为国际首次报道(表3)。

16739198707343.png

表3.14名患者的VWF基因检测结果(d 为新报告的VWF基因)

该研究采用在线问卷的方式,系统调查了VWD患者的临床特征。它对于提高我国VWD的认识、促进VWD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为VW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硕士研究生杨文,通讯作者为周泽平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60031)、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医疗联合项目 [2018FE001-233]、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项目(L-2017005)资助。


文图:血液内科 科技教育处